- 30년대 스무트 홀리 관세법 소환한 트럼프, K-바이오에겐 '양날의 검'
- 1930년 미국은 대공황의 충격에서 벗어나기 위해 스무트-홀리 관세법(Smoot-Hawley Tariff Act)을 시행했다. 전 세계 수천 개 품목에 고율의 관세를 부과하며 자국 산업 보호에 나섰다. 그러나 결과는 참혹했다. 주요 교역국들이 보복 관세로 맞서며 글로벌 무역이 급격히 위축됐다. 이는 세계 경제를 더욱 깊은 불황으로 몰아넣었다. 거의 100년이 지난 지금 도널드 트럼프 전 대통령의 관세 폭탄이 K-바이오 산업에 비슷한 충격을 안길지 우려가 커지고 있다. 글로벌 시장에서 빠르게 성장하던 한국의 제약·바이오 기업들은 예상
.
以下圖表繪製的是我以前根據美國股市構思的各種情境。這些內容也記錄在2022年(23年初?)的Nepcon頻道上。
撇開我這樣思考的原因不談…這些最終情境的主要預期和假設重點如下。
1) 2021年末~22年初創下的美國股市當時高點,將在長期圖表上作為主要的技術性樞紐點發揮作用
2) 長期空頭市場(以下以黑色螢光筆標示)開始後,無論何時開始,其結束時間都將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如果為唐納·川普回歸的話,在其任期結束時(2028年末~29年初)
3) 如果到2020年代後半,經濟大蕭條的再現成真,雖然目前除了市場指標的長期技術性趨勢等之外,還沒有看到預期的依據,但隨著時間推移,將會出現符合其原因的情況
之所以會有上述2)的想法,是因為根據美股的長期趨勢,認為如果川普第二任期到來,川普將會與歷史上的「胡佛」總統處於相同地位。
在上述幾點假設下,21年末的美國股價指數成為重要的樞紐點,從22年末之前的觀點來看,可以描繪出以下幾種情境。
[A] 從21年末開始,無論以何種途徑發展,都緩慢下跌到終點的情況
- 1929年也是如此,但根據技術性圖案的案例,在長期上漲後,直接以長上影線創下高點的風格,機率並不算高。
.
[B] 從長期圖表觀點來看,一次出現50%的大幅下跌,具有修正性質,繪製出大型周線或月線的雙頭後,轉為長期空頭市場的情況
.
[C] 以約20%的修正幅度作為大型頸線(neckline),形成大型三頭後,轉為長期空頭市場的情況
.
[D] 以約20%的修正幅度作為大型頸線(neckline),形成大型雙頭後,轉為長期空頭市場的情況
.
諸如此類…
從上面畫的三條垂直線可以看出,[C]和[D]情況中,將長期空頭市場的進入時間延至最長的情況,預計到2026年4月…可以這樣解讀。
(反過來看這些線的意思,也可以認為已經進入無論何時開始都無妨的影響範圍)
在美國大選後不久觀察到股市反應,並表示「想法變得迫切」,指的是我原先預期的時間提前了。這表示我認為,它很可能從26年上半年提前到今年25年內。
也就是說,關於長期高點論,超越到長期空頭市場開始論,「今年還是明年?」的想法變成了「很可能從今年(2025年)的某個時間點開始」的觀點轉變。
現在,唐納·川普再次當選為拜登總統的繼任者。比以前更強勢的威脅風格?
在這段時間裡,與以前相比,出現了許多其他的條件。
- 前所未有的聯準會長期高利率
- 由此導致的歷來最長的長期與短期利率倒掛時期
- 川普發起的關稅和貿易戰風險
- 美國國債利息支出和政府債務比率上升至佔稅收的近四分之一
- 由於房地產和美中霸權戰爭引發的中國通縮擔憂
- 日圓套利交易清算本格化擔憂等…
大多數情況是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發生的。拜登政府在短期內迅速完成了這些工作…創造了驚人的(?)成就。看來「深層政府」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另一方面,由於人工智慧(AI)提高生產力,很多人可能認為人工智慧會抵消這種可能性,並朝好的方向發展。
我當然認為人工智慧從長期來看對經濟增長有利,但在其發展初期(現在和未來幾年),它可能會導致部分就業機會永久消失,而且在尚未為人工智慧時代做好準備的情況下,首先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也很高。
最近,川普總統在揮舞相互關稅武器時,援引「95年前的法律」,稱可以徵收超過50%的高關稅,發出警告。
95年前的法律…那就是著名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它再次召喚了經濟大蕭條的惡魔。
過去曾導致國際貿易在短期內大幅減少的惡魔,川普會再次召喚嗎?
目前為止,媒體報導的主流似乎是將其視為「僅僅是為了從其他國家獲得好處而發出的警告,一種交易策略」。
最近,川普總統和雷蒙多商務部長還提到,如果通過關稅獲得大量資金,就可以廢除美國的所得稅和國稅局(IRS)。
要向美國人民主張這種程度的事情,目前正在討論的(從一開始就作為競選承諾提到的)普遍關稅20%,中國60%的稅率可能不夠。
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似乎正在一個個地召喚過去經濟大蕭條的幽靈。雖然目前看來只是威脅而已。
另一方面,最近在韓國經濟新聞中,關於首爾公寓的新聞,關於江南地區(上漲,抓住機會)或非江南地區(持續低迷)的報導,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這讓我感到很有趣。哪個是誘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