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the Market"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经济

撰写: 2024-10-23

撰写: 2024-10-23 18:53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去年為止,美國的經濟指標都被認為過於強勁,同時高通膨率也成為經濟學家們最大的擔憂,但今年以來,雖然美國經濟仍然被認為強勁,但部分指標卻顯示疲軟趨勢,因此經濟衰退的隱憂時有所聞,這似乎有些不同。

美國陸續發布的經濟指標中,有些指標持續強勁,有些指標則顯示即將陷入衰退的跡象,讓市場呈現震盪的局面。讓我們藉由觀察幾個主要經濟指標的趨勢圖表,來稍微思考一下。

以下是顯示美國整體經濟規模的實際GDP趨勢圖。雖然這是個代表性指標,但由於它是季度數據,因此發布時間較晚,相較於月度數據,其對市場的影響力較低。圖表中以虛線表示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YoY%,右縱軸)的增減率趨勢。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GDP趨勢及年增率趨勢


從實際GDP趨勢圖來看,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幅下滑後,在聯邦政府和聯準會的大規模紓困措施下復甦,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又恢復到疫情前的增長趨勢,並持續維持至今。

持續維持疫情前的增長趨勢,這讓人強烈感覺拜登政府可能是有意為之,即使有所犧牲,也要維持這個趨勢。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GDP


如果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維持之前的實際GDP增長趨勢,那麼其他方面必然有所犧牲。以下是名義GDP相對於政府(聯邦和州政府)支出比例,以及政府債務環比增長佔GDP百分比的簡要圖表。

從政府支出佔GDP的比例來看,除了新冠疫情後的大規模紓困時期外,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維持在約35%的比例。

從下方的季度支出比例圖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政府債務的季度增長平均水平比之前有所提高,即使經歷了新冠疫情,也持續維持這個水準。這或許是實際GDP增長趨勢持續維持的主要原因。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名義GDP佔比的聯邦+州政府支出,名義GDP佔比的政府債務環比增長


另一方面,以下是反映美國主要消費相關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和零售銷售的實際趨勢圖表。

從最近的同比趨勢來看,PCE正收斂到疫情前的水準,呈現穩健的增長;而零售銷售雖然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但增長率卻停滯不前,顯示出增長放緩的跡象。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個人消費支出(PCE)趨勢及年增率趨勢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零售銷售趨勢


但是,如果從疫情前的增長趨勢延續的角度來看,這些圖表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從下方的圖表可以看出,個人消費支出和零售銷售,如果延續疫情前的增長趨勢,目前的數據大致落在相同的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零售銷售在2021年報復性消費時期,相較於個人消費支出顯得過高,之後便長期停滯,可能是因為前期數據過度反映或預先反映的緣故。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個人消費支出(PCE)趨勢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實際零售銷售趨勢


以下是與就業相關的指標。

首先,下圖顯示的是基於企業調查(薪資單調查)的非農業就業人數趨勢。疫情後持續強勁復甦,幾乎追上疫情前的增長速度,目前已接近疫情前的年增長率。考慮到高利率持續存在,這仍然是一個強勁的趨勢。

這個指標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就業市場的領先指標,其持續強勁的原因被認為包括非法移民的湧入、一人多職(兼職)導致重複計算等因素,因此數據可能被高估。我們需要考慮這些因素。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非農業就業人數(機構調查,total nonfarm)


以下是同樣反映美國就業狀況的指標,但數據來自於家庭調查。由於方法上的差異,薪資單數據的可靠性更高,因此它並不是主要的就業指標,也不常被提及。

雖然非法移民的影響並非總是像近幾年那麼大,但由於持續的移民湧入,以及兼職者眾多的情況,一般來說,與薪資單企業調查結果相比,其同比增長率較低。從下圖可以看出,近一年來,增長趨勢已趨於放緩。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非農業就業人數(家庭調查,employment level)


同樣基於家庭調查的失業率指標也顯示,失業率不再下降,而是略微上升。這引發了所謂的“薩伊定律”(Say's Law)失效的問題,在7、8月左右曾引起市場的關注。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非農業就業人數-失業率(家庭調查)


以下是美國兼職者佔就業人口比例的圖表。

雖然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但目前這個比例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至少在非農業就業(total nonfarm)方面,由兼職者帶來的就業增長幻覺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快速增長的貢獻幾乎已經耗盡。即使還有剩餘空間,也並非很多。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從業人員中兼職(multiple job holders)比例


此外,雖然拜登政府在6月大選前通過行政命令收緊了對非法移民的管制,減弱了非法移民對非農業就業人數激增的影響,但仍然可以對其規模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根據拜登政府6月開始實施的非法移民管制相關報導,可以看出,他們並非完全禁止非法入境者,而是採取了「依情況調整規模」的方式。(即使每日僅1000人,一個月也會有3萬人,數量並不少)

這項行政命令並非立即消除移民效應,而是旨在在下屆政府上任前,將每月新增就業人數維持在約20萬人左右的範圍內。

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若聯準會僅擁護穩健的經濟指標,恐將加劇下一次衰退的深度 (1/2)


(因上傳容量限制,續接第二部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