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the Market"

大多數大蕭條論者在2~3年前忽視的部分─2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经济

撰写: 2024-10-04

更新: 2024-10-29

撰写: 2024-10-04 19:32

更新: 2024-10-29 01:37

大多數大蕭條論者在2~3年前忽視的部分─2


如果假設美國股市的長期暴跌現象,將如同過去1929年大蕭條時期一樣發展,並進行類比比較的話,我們可以預測以下發展。

如果到2028年底,之前約34個月的類似長期下跌持續,那麼從2021年底到大約2026年初的期間將會顯得「懸空」。這正是我之前提到的其他恐慌論者經常忽略的「時間差」,也就是圖表中用黑色螢光筆標記的部分。

圖表中繪製的這個中間「懸空」區間大約為四年。時間不算長,但也相當長。即使持有股票一年以上也被稱為「長期投資而非短期波段操作」,對股票投資者來說通常都會有急切感,在四年的時間裡不斷聽到「大蕭條要來了!」這樣的說法,但卻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忽視這些說法。

雖然圖表中用黑色螢光筆水平地畫了一條線,但對於熟悉股市基本特徵的人來說,可以預期該區間仍未出現大規模長期暴跌,市場將持續上下波動。

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我曾在其他文章中將預期區間描述為「大型清洗區間」或「從大型波動角度來看的高價遊戲(高價區大型箱型整理區間)」。

在此期間,我們可以對美國經濟略微預測的是,「美國經濟看起來持續惡化,卻又艱難地維持一段時間」…這一點。回顧一下22年以來至今看到的美國經濟新聞或相關影片,仔細想想吧。

大多數大蕭條論者在2~3年前忽視的部分─2


現在已經是9月份了,幾個月後很快就會迎來2025年新的一年。時間不知不覺就會過去。

自2022年開始高利率以來,聯準會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凍結期後,開始降息,許多散戶投資者都興奮地看著?是這樣嗎?

但是,從我觀察美國股市的技術面和宏觀面來看,我認為從2025年開始,到2026年可能性會更高,很有可能進入負面的長期週期。

我之前經常提到的「大蕭條的正式開始(main stage)」是指過了那個黑色的中立區間之後。也就是說,不是聯準會持續高利率的期間,而是聯準會完全確認高利率時期結束,利率迅速大幅下降的時點。(雖然9月份開始降息,但我認為不是持續降息,而是僅僅降息50個基點後,很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再次凍結,之後再進入持續降息週期)

我在寫作時非常注重詞語的內涵。幾個月前,我就開始談論在此水平的指數下美國股市的長期下跌,但並沒有使用「長期下跌」或「長期暴跌」這樣的說法,而是使用了「長期高點」這樣的說法,原因就在於此。這反映了即使指數在此水平難以進一步上升,也不會立即進入長期大跌,仍有一定的時間可以維持的含義。

由於納斯達克長期牛市,最近人工智能的期待感日益增長,許多人認為這將進一步推動納斯達克的長期繁榮,因此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許多關於TQQQ、SOXL等大型科技股佔比高的美國槓桿ETF的長期投資頻道。

你們大概也能預想到,我認為這種投資方法在之前是好的,但在未來會存在哪些風險吧?

大多數大蕭條論者在2~3年前忽視的部分─2


如果像預測的那樣,到了2029年左右,全球股市處於最糟糕的狀態,那麼由於慣性,規模較大的房地產市場在之後的幾年內將持續低迷。

因此,我認為一些說法,即房地產市場可能從2025年或2026年開始,持續到2032年左右經歷最糟糕的週期,相當有道理。對於正在考慮購買公寓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吧。

到此為止…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認同這些聽起來有點荒誕的故事,但我把它作為中秋連假思考的長期議題提出來了。:) 作為在日益開放的「各自為生」經濟時代值得思考的問題…

考慮和判斷當然是各自的責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