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the Market"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经济

撰写: 2024-10-24

撰写: 2024-10-24 22:12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昨日美國股市以那斯達克科技股為主,出現相當程度的下跌,而今日國內股市也因為三星電子等股票暴跌,整體股市持續下跌。

其中,昨天美國股市盤中提及的,高盛的投資報告書,成為事件的核心。

最近,由於擔心川普再次當選後,未來政府債券發行量將大幅增加,以及高關稅政策的實施,加上減稅措施的推動,美國市場利率,尤其是長期債券利率,持續快速攀升,這也影響了昨天的美國股市。

高盛在報告書中提到,過去的研究顯示,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短期內超過2個標準差的快速漲跌,會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他們主張,目前已漲至4.2%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果突破4.3%,將會成為撼動股市的觸發因素。


從下方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日線圖可以看出,目前已逼近高盛所提及的股市觸發線4.3%。可能是因為今天盤前發佈的特斯拉財報顯示其股價暴漲,影響到那斯達克指數期貨,所以公債殖利率較昨日略微下跌。

如果突破4.3%,個人認為,接下來將會挑戰更敏感的4.5%關卡,因此,4.3%這個關卡作為前哨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由於長期債券市場利率最近持續快速攀升,讓我不禁想起一些事情,那就是去年年初,也就是3月左右,美國中小地區銀行爆發的SVB(矽谷銀行)破產事件。

當時,聯準會正在實施量化緊縮政策,銀行體系的總準備金水準下降,而中小地區銀行持有的大量長期債券(政府債券)的「未實現損失」風險突然浮出水面。

由於市場盛傳,許多銀行的總資產中,長期政府債券的未實現損失佔比很高,因此,許多地區銀行接連發生存款擠兌事件,SVB金融等一些地區銀行瞬間倒閉。而以下新聞報導則說明,在風暴過去一段時間後,地區銀行的債券持有比例大幅下降,緊張局勢得以緩解。


在經歷了因長期政府債券未實現損失問題引發的地區銀行連鎖倒閉事件後,去年下半年市場利率持續快速攀升時,也傳出大型銀行也存在相當數量的未實現損失。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今年上半年,也出現了關於美國銀行(BoA)等超大型銀行的未實現損失新聞。然而,銀行持有部分國債作為資產是正常現象,問題不在於此,而在於市場利率是否快速或過度上升,以及在特定時期,銀行持有國債的比例是否過高。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以下圖表顯示美國銀行按規模(大型/小型)劃分,總資產中由國債、公司債、MBS等主要債券組成的證券資產的比例趨勢。

藍線代表大型銀行,紅線代表中小(地區)銀行,黃線是作為參考一起插入的10年期國債殖利率趨勢。

觀察中小銀行,可以發現,在聯準會將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大幅提高之前的2021年,也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它們很不巧地增加了資產中的債券比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後,聯準會實施了無限量寬鬆政策,因此突然增加了大量的現金(準備金),這些銀行可能認為閒置這些現金太可惜,因此將很大一部分投入到長期債券中。然後,由於此舉,發生了去年的事件。

在2023年初地區銀行事件之後,中小銀行迅速降低了債券比例。由於當時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並沒有下降很多,因此推測它們很大一部分是虧損拋售。

總之,為了安全起見,即使中小銀行需要承受債券損失,它們也將債券比例降至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大型銀行在利率上升時期,從地區銀行事件之前就開始持續降低債券比例,因此比例並不高。

目前,由於受到近期降息影響,大型和中小銀行的債券比例都略有增加,但與2022年初相比,比例仍然相當低。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按銀行規模劃分的國債等證券資產比率及10年期國債利率趨勢


以下是顯示各銀行規模的現金(準備金)資產比例趨勢圖表。

當然,受到債券比例變化的影響,呈現相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個月,中小銀行的現金比例逐漸增加,而大型銀行則逐漸減少。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按銀行規模劃分的現金比率及10年期國債利率趨勢


從聯準會的負債帳戶趨勢圖可以看出,今年年初以來,由於量化緊縮政策的影響,銀行體系的總準備金整體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

從總準備金的趨勢來看,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都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的趨勢相反,這一點比較特殊。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聯準會淨流動性及負債帳戶趨勢:淨流動性(黑色)、準備金(綠色)、TGA(紅色)、RRP(藍色)


以下是顯示各銀行規模的外部借款金額趨勢圖表,以及其中一部分,地區銀行當時聯準會提供的貸款計劃BTFP的規模和貼現窗口(DW)貸款金額的趨勢圖表。

由於銀行仍然不願使用貼現窗口,因此規模很小,BTFP從今年年初以來持續緩慢下降。明年3月,延遲償還的貸款也將到期,因此,目前不需要額外現金且沒有擔憂的銀行正在償還貸款。

單從中小銀行來看,似乎沒有什麼異常或負面的趨勢。地區銀行事件前後大幅增加的外部借款,正如以下圖表所示,正在緩慢減少,而且正如上面所看到的,總資產中的現金資產比例正在增加。地區銀行事件已經過去一年多,存款似乎有所增加,外部貸款正在減少......

但是,大型銀行在做什麼,我很好奇。現金比例正在下降,債券比例最近正在增加……僅從這一點來看,似乎只是將現金轉換為債券來增加比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美國債市利率驟升,小型地區銀行的債券未實現損失情況如何?

按銀行規模劃分的外部借款規模及BTFP、貼現窗口(DW)貸款額趨勢


然而,與中小銀行不同,自去年地區銀行事件以來增加的外部借款,似乎並沒有急於償還,這一點很奇怪。是因為先前借款的利率較低,而目前國債殖利率較高,還是預期國債殖利率很快會上升,因此正在等待償還借款嗎?

總之,就目前銀行資產中的現金比例而言,短期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都不太可能出現問題。銀行業的問題,可能要到明年年中之後才會浮出水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