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美國就業
- #就業差距
- #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
- #企業調查
- #非法移民
撰写: 2024-12-08
更新: 2025-01-09
撰写: 2024-12-08 20:56
更新: 2025-01-09 03:38
.
上週五是本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也是美國勞工部公布每月非農就業數據的日子。
11月份數據公布後,每月新增就業人數(標題)約為22萬人,市場反應認為這個數字相當穩健,失業率則勉強四捨五入為4.2%,雖然有所上升,但市場認為這代表「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將持續。
以下是美國就業(工作)趨勢相關的兩個主要數據:企業調查的就業數據(所有員工,非農業總就業,黃色實線)和家庭調查的就業數據(就業水平,黑色虛線)。
這兩個數據的起點在1940年代後期有所不同,因此絕對數值持續存在差異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重要的是之後各個區間的變化趨勢。順便一提,目前的標題數據(主要就業指數)是企業調查的就業數據(所有員工,非農業總就業),新聞中引用的是這個數值。
美國就業 (企業調查 vs. 家庭調查)
另一方面,家庭調查數據分為就業(就業水平)和失業(失業水平)。企業調查沒有失業數據,因此基於失業人數得出的失業率則基於針對家庭的調查。
我們通常在新聞中看到的就業標題數據(企業調查)和失業(率)標題數據(家庭調查)的調查基準不同。
下圖顯示了家庭調查得出的就業狀況回覆(就業水平)、失業狀況回覆(失業水平)以及這兩者相加的經濟活躍人口(民用勞動力=就業+失業水平)。
這裡的失業人數除以經濟活躍人口就是失業率[%]。
失業率數據由於其特性,只能通過針對家庭(個人)的調查獲得,因此家庭調查成為標題數據,而就業狀況除了調查外,也可以從企業的薪資單中獲得,因此被認為可靠性更高,所以就業方面是企業調查成為標題數據。
美國家庭調查:經濟活躍人口、就業、失業
然而,拜登政府上任後,尤其是在就業相關數據方面,出現了許多有趣的差異現象。
以下是企業調查的就業數據(黃色線)和家庭調查的就業數據(黑色虛線)的同比[YoY]趨勢圖。
雖然如上所述,絕對數值必然會持續存在差異,但在幾年內的特定短期區間內,變化趨勢即使出現一些差異,最終也會大致趨於一致。
美國就業年增率趨勢 (企業調查 vs. 家庭調查)
但是,大約從2022年中期開始,這兩者的同比變化率開始出現差異,最近的差異甚至超過了過去數據中所見,相當明顯。
通過美國股市相關的影片,也可以聽到專家們對此提出的各種觀點。1)自新冠疫情以來,家庭調查問卷的回覆率下降了;2)或者,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共和黨支持者的回覆率下降了;3)或者,這是由於非法移民的影響……等等。
其中,新冠疫情期間問卷回覆率的問題,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和2021年並沒有出現很大的差異,直到2022年中期之後才開始出現差異,這似乎很奇怪。
而且,如果說是拜登政府執政期間共和黨支持者回覆率下降所致,那麼這意味著問卷調查對就業狀況的回覆更為負面,這似乎也不太適合用作解釋。
在這三種說法中,最能讓人信服的是3)『非法移民的影響』。
從新聞報導中可以得知,自拜登政府上任初期開始,非法移民數量急劇增加。拜登政府是從2021年1月開始執政的,因此從2022年初中期開始出現這種差異,時間上似乎也吻合。勞工部的調查對象中不可能包括近幾年湧入的非法移民。
那麼,近一年來這種過去難以見到的差異,可能是之前湧入的非法移民取代了原本在美國的美國公民的工作……這種想法是可能的。
從包含非法移民影響的整體角度來看,就業狀況仍然良好,但對於現有的美國公民而言,就業狀況的感覺可能如同過去的案例一樣,已經進入了衰退。
然而,川普當選總統後,在其上任伊始就表示,不僅要阻止新的非法移民,還要驅逐已經入境的非法移民。
那麼,這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就業市場呢?
對於現有的美國公民來說,就業競爭者減少了,這可能是件好事,但從整體數量上來看,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萎縮的可能性很高。曾經對美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的因素,可能會產生反向作用。觀察這種影響的程度,對於未來判斷美國經濟和股市走向也將至關重要。
不久前,鮑爾主席在演講中表示,美國經濟仍然良好,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略顯牽強的數據,並且不應放鬆對美國股市的警惕。
此文章无法发表评论。